文章档案
2017-12-28
台湾发表蔡英文总统任内第一份国防报告书,披露了台湾抵御大陆军事压力的新战略,显示保卫台湾的决心。刘锐绍和吕秉权上周到台湾访问,接触到当年国共内战后期在「金三角」的特工,听他们讲述辛酸史。
2017-12-21
2017年将尽,正是总结的时候。这一年𥚃,习近平在「十九大」上进一步集权,毫无节制地擢升「习家班」,但这帮庸官才疏学浅,马上露出黔驴技穷之相,尤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更受国内外指骂。这个局面对习近平谋求长期执政有何影响?
2017-12-14
北京驱赶「低端人口」,成为「排华」笑柄。多个城市禁止用煤,煤要改气,却令市民在寒冬中无法取暖。一批社会工作者伸出援手,却被当局制止。这些现象完全违反中共自己提出的人文关怀。中国新一代社工中,不乏有心有力的年青人,但他们在封闭的制度下,均不能成为真正服务人群的社工,反而成了官方的工具。
2017-12-07
北京最近举行中共与世界政党大会,又在乌镇举行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虽然宣称不输入也不输出政治模式,但种种态势显示,中共希望影响甚至主导国际政治和互联网的话语权,成为头头。
2017-11-30
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即将举行。这个充满中国特色的小圈子选举,藏著很多人治元素。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郭家麒决定尝试参与,藉此凸显它的荒谬性。
2017-11-23
津巴布韦独裁总统穆加贝下台,中国的「政治投资」失败。香港支联会、职工盟秘书长李卓人刚在美国接触一批津巴布韦工会代表,力陈中国在该国疏通权贵,大动「银弹政策」和金钱外交的角色。
2017-11-16
「十九大」期间,中共邀请了九个国家的翻译专家来华,把「十九大」的内容译成外文向国际推介,其中一人竟是负责老挝语。后来,两个共党国家派特使来华祝贺「十九大」成功,其中一国就是老挝。不久,习近平访问越南后,随即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到底老挝这个小国为何吸引中共垂注?
2017-11-09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中国形容这次以“国事访问+”的规格接待。到底“+”在什么地方?显示什么意义?刘锐绍根据多年采访外交新闻的经验,从关键小节分析中国怎样在细微之处显示对特朗普的重视。例如,接待特朗普的地方有什么含意?两国怎样在握手之中角力?
2017-11-02
。刘锐绍收到观众们提出的问题,因而对比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年代的幕后实例,分析这种中国特色的国情和习近平能否成功?
2017-10-26
中共「十九大」闭幕,产生新一届领导层。但整个会议的焦点在于习近平的个人表演,并显示他如何进一步集权,如何打破旧的政治规矩和建立有利于他的新政治规矩。当中,「七上八下」的年龄奥妙,不显露谁是可能的接班人,更是习近平在「破」与「立」之间巧妙使用的手法,包含了不少中国特色的宫廷政治元素。
2017-10-19
本月二十一日,香港将有悼念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逝世百日的活动。刘锐绍请来支联会主席何俊仁介绍营救刘霞的工作,并讨论中共「十九大」的习近平报告,探讨如何应付全面政治收紧的形势。
2017-10-12
「十九大」召开前夕,中共披露了部分台湾党员代表的身份。此举有何政治含义?对台湾会否构成「卧底」压力?有传闻习近平在「十九大」进一步巩固权力后可能在2020年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2017-10-05
今年,台湾筹备当地的中华民国国庆时,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隐去「中华民国」字眼,引起一时猜测。大陆关注这是否渐进式政治和进一步隐性台独?其实,大陆也搞渐进式政治和洗脑。
2017-09-28
大陆「中国新歌声」在台大校园活动,本是文化交流,但大陆方面强行改台大的校名,还有「统派」在场动武。一切反映政治强权如何影响正常的文化生活。
2017-09-21
「习近平思想」甚有可能写入党章,利用思想控制进一步确立集权地位。但其思想有没有公认的实践成果?是否经得起考验?实属疑问。
2017-09-14
台湾民进党李明哲在大陆被判「颠覆国家政权罪」成立。李明哲在庭上「认罪」、「悔罪」。种种迹象显示,各方都有各自的盘算。此外,凤凰卫视的皇牌舆论节目停播;网上群组禁发九大内容。这些都是中共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强硬手段。
2017-09-07
台湾内阁总辞,赖清德接任行政院长。此举既揭示民进党的执政困局,也隐藏党内权谋之争。此外,赖淸德的台独意识会否令两岸关系雪中加霜?
2017-08-31
上周黎汶洛和沈伟男回忆与学运领袖的社运故事和友谊。本周再请他们讲述各地推动社会和民众运动的技巧,原来当中有不少奥妙之处。
2017-08-24
香港最近有十六名社运人士被判入狱,包括学运领袖周永康、罗冠聪和黄之锋。数万人上街声援。刘锐绍请来曾与上述各人并肩作战、一起成长的「民权监察」成员沈伟男和「香港众志」成员黎汶洛,忆述各人砥砺同心的历程和往事,感性理性兼而有之,尽显社运新一代的热诚探索。他们愿与香港和内地各方分享。
2017-08-17
在主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台湾发生人为的大停电,影响大部分台湾人;此事引起各界对台湾安全和防御能力的关注。
2017-08-10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含寃逝世接近一个月,但仍然馀波未了,形势仍然绷紧。其妻刘霞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各方继续努力争取,协助她得到真正的自由,或出国治疗。早前因悼念刘晓波而被当局刑事拘留或行政拘留的人士,至今仍受压力,甚至失去联络。
2017-08-03
中共建军九十周年,习近平通过阅兵和各项纪念活动,进一步巩固「最高统帅」的核心地位。日后,他将会怎样通过军委主席的身分驾驭「十九大」和党国事务?怎样向台湾施以军事压力?会否借对外战功强化个人地位?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7-07-27
在「政治敏感」的压力下,香港最近书展的时政书籍大幅减少,来自内地的团购队伍也不复见。与此同时,大陆进一步收紧「翻墙」限制和互联网通讯,严重影响正常经济活动。
2017-07-20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屈死于中共的非人道之下,海内外沸腾。到底日后形势怎样发展下去?官方高压成功?还是民怨爆发?有待观察。
2017-07-13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在中共长期折磨下,虽生犹死;但即使他逝世,也是虽死犹生。他的精神和努力燃点中国人民的希望,延续了新一代的坚持。眼下,大家应该怎样行动?怎样关注和营救刘晓波的夫人刘霞?怎样继续中国民主之路?
2017-07-06
香港的言论和出版空间不断收窄,为了扩大创作空间,一批作家、诗人、记者、律师等专业人士成立香港笔会,在香港与国际间架设桥梁,努力突破。此外,习近平最近来港发表讲话,设下多项「不可触碰」的底线,包括不能「通过香港渗透和破坏大陆」,但其内容含糊和随意性强。此举会否进一步遏制创作和交流空间。
2017-06-29
香港回归二十年,港人感到中共治港手法已急剧大陆化。六月底习近平来港,港人将提出多项民主诉求。但现时的安排可能引起冲突,各方努力预防。
2017-06-22
香港回归中国二十年,大陆因素不断入侵香港。除了公开可见的政治压缩之外,来自大陆的经济影响也随处可见,反映大陆试图用经济驾驭香港,增加控制香港的本钱。可是,这种经济手段同时在有意无意之间破坏香港的制度,令人失去信心。
2017-06-15
台海两岸外交战进一步升级,北京从台湾手上夺去巴拿马,下一个争夺的目标极有可能是梵蒂冈。与此同时,香港和台湾的民间政治联系进一步发展,部分台湾立法委员成立关注香港的民主连线,香港部分民主派议员赴台交流。台湾蔡英文政府将乘势推动,共抗北京;北京大表不满,正考虑加强压制手段。未来趋势如何?
2017-06-08
本周二是大陆民运人士李旺阳「被自杀」五周年。五年来,李旺阳沉冤未雪,亲友继续被滋扰和禁制,反映中国封建王朝的管治模式仍牢牢地卡压在大陆人民身上。李旺阳生前致力推动中国工人运动,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