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19-05-14
從中美兩國,尤其是美國股市周一(13日)大跌來看,習近平對特朗普的報復措施令投資者終於不得不接受美中貿易戰長期化的事實。但問題是,這個長期化會有多長呢?比如說,會比八年抗戰還長?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發表的評論文章認為,即使兩國通過談判最後簽了某種文字協議,也改變不了兩國貿易關係惡化的長期趨勢,理由是中美經濟制度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2019-05-07
在連續釋放中美貿易談判將達成協議的樂觀消息之後,特朗普突然再次變臉,令許多人大感意外。一種解讀,就是特朗普這次「變臉」的意義遠非策略層面可以理解,而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美中貿易談判將因此而破裂,美中關係將發生歷史性轉折,走向更全面、更激烈的對抗。
2019-04-30
我相信百年前參與「五四」運動的學生都不會想到的是,當中國終於強大的時候,人民卻更不自由了。今天中國知識人面對的現實就是,當富國強兵已不再是夢想,中國人卻不再享有曾經享有的政治權利,青年學子更是在專制淫威下,普遍失去抗爭勇氣。
2019-04-23
郭台銘突然宣布參選台灣總統,給所有關注中國和世界政局的人帶來了深深的震撼。不論中共當局在這一決定中扮演了甚麼角色,基本的事實是,郭台銘是中共最樂見其成的人選,從而代表了中國對台灣民主乃至對整個自由世界的嚴峻威脅。
2019-04-16
正當中國大陸進入紀念胡耀邦去世及「六四」三十年、「五四」百年這個敏感的「政治高壓期」,看似與紀念這些事件毫無關聯的韓國瑜,竟然成了海內外華人政治輿論的中心人物。這是不是說明中國人太健忘,對歷史的血腥教訓太麻木不仁了呢?我的看法是,對韓國瑜非同尋常的關注,恰恰是中國人對治亂循環的歷史做出的一種出於本能的政治反應。
2019-04-09
習近平是否會再搞一次「文革」,一直都是中國人議論的話題。但我過去認為,習近平搞不了毛澤東那樣的文革,因為他根本不敢去發動群眾「造反」。但是,習近平要學毛澤東那樣操控底層「群眾」打擊和壓制文化和知識精英,則是不錯的。
2019-04-02
金融時報》發表了哈佛大學知名學者、《(美中)必有一戰》一書作者艾利森最近在北京的講話︰「中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這個講話進一步支持了許多人的判斷︰美中因台灣問題而爆發戰爭的風險在繼續上升。
2019-03-26
關心美中關係的人,都不會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針對特朗普的「通俄門」調查,會對兩國正在吃緊的貿易戰乃至兩國對抗的格局,產生甚麼樣的影響?現在,穆勒的調查終於有了結果,那就是未發現特朗普與俄國政府勾結的證據,這不能不說是特朗普的一個重大勝利。那麼,特朗普的這個勝利對美中兩個大國的角力,又會帶來甚麼影響呢?
2019-03-19
習近平一再推遲與特朗普會面的原因究竟是甚麼?我以為最重要的原因並非談判時間不夠,而是習近平不想給世界造成特朗普「完勝」的印象。
2019-03-12
根據美媒報道,習近平突然取消了來美之行,讓人不禁會問:他是不是想變卦?從現在得到的各種消息來看,還不至如此。
2019-03-05
明眼人不難看到,特朗普原來是想給習近平一個面子,放孟晚舟一碼。但這件事一旦進入司法程序,他直接干預的余地就不大了。我還相信,對營救孟晚舟,習近平一定有非常感情色彩的「最高指示」,否則,中國安全部門不敢擅自搞「人質外交」。
2019-02-26
本周,全球媒體都在期待幾個重大新聞事件如何展開。一個當然就是即將在河內舉行的「特金」高峰會。*一個是美中貿易談判時限已到,是否延期,會否因其他事件,比如朝核問題最新發展而生變?再一個就是委內瑞拉危機會否嚴重升級,成為美俄博弈的新熱點?在美中兩國政治方面,也有影響巨大的政治事件隨時發生的機會。
2019-02-19
習近平面臨與晚清當局類似的局面,那就是統治者在外強要求對等貿易的壓力下,一再簽約,而出於國內政治計算,又一再毀約。毀約的結果是不得不在外強的高壓下,再簽城下之盟,直至政權傾覆。
2019-02-12
特朗普為甚麼決定不在3月1號以前見習近平?目前有好幾種解釋。一種解釋是,習近平因有失面子而不能去越南,特朗普又不願遷就習近平去海南。另一種解釋,是特朗普要看與金三胖會談的結果再見習近平。也就是說,特朗普要把朝核危機與美中貿易談判關聯起來。
2019-02-05
狗年歲末發生的兩個重大事件,讓進入豬年的中國人乃至整個世界,面對著一些很多人並不想面對的新現實。對我來說,震撼最大的事件就是郭文貴的「爆料春晚」。雖然我原來就相信,郭文貴的爆料在邏輯上可能成立,但真相有沒有他說的那麼「離奇」?更重要的是,他能不能拿出有力的證據,讓足夠多不想相信或不敢相信他的人,轉而相信他揭露的真相,或開始對中國官方的說法產生質疑?
2019-01-29
習近平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毫不掩飾他對中國發生「顏色革命」的戒備之心。幾天後,委內瑞拉政局生變,美國率領眾多拉美國家承認反對派領袖組織的臨時政府。有人因此而揣測,習近平此前發表講話,很可能是得到相關情報而未雨綢繆,以減少委內瑞拉政變給中國帶來的衝擊。
2019-01-22
北京今天面對的尷尬現實:經過七年不斷集權,習近平把這個國家帶入了巨大的經濟和政治困境,令所有人都很難幫他,也很難幫這個國家走出困境。
2019-01-15
特朗普以貿易戰的方式開啟了美中對抗的新時代,但貿易戰不可能成為決定兩國對抗誰能勝出的最終手段。事實上,參加談判的美方代表已經空前深刻地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美方坦言,談判的難點並非逼中方做更大讓步,而是找不到保證中方兌現承諾的有效手段。這是否意味著3月1號前兩國無法達成交易?我並不這樣看,因為現在特朗普和習近平一樣,有強烈動機避免貿易戰升級,除了他個人的政治麻煩,貿易戰觸發美國和全球經濟危機的風險也在上升。
2019-01-08
2019年飛出的第一只黑天鵝,就是習近平突然升級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恫嚇,從而增加了台灣問題觸發重大危機的可能。習一直想成就統一國家的「不世之功」,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他為甚麼要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在自己面臨空前嚴重的內外危機和壓力的時候,升級武統的威脅?
2019-01-01
2019年對中國意味著甚麼?這是許多中國人深感焦慮的問題。集體焦慮的背景之一,就是相信中共政權將在新一年瀕臨崩潰的海外聲音,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而與此相對應的,則是中共統治者對失去權力的恐懼也達到了新的水平。
2018-12-18
中國紀念改革開放第四個十年的意義,不同於第二、第三個十年,而與第一個十年有一比,因為未來十年,中國將如同1988一樣面臨巨大轉折。而這樣的時刻,意味著對中國的歷史感,也就是對中國人理解歷史的能力會是一種考驗。
2018-12-11
孟晚舟決定在12月1日,也就是習近平和特朗普歷史性會談的時刻在溫哥華轉機,很可能以為加拿大不至在此敏感時刻對她下手。事實證明,對她個人來說這是一個代價巨大的誤判,但孟晚舟絕沒想到的是,她的這個錯誤,結果可能是幫了習近平天大的忙。
2018-12-04
支持習近平的人可以說中國沒輸,而支持特朗普的人則強調,美國強勢的大格局完全沒有改變,只不過是「讓子 彈再多飛一會兒」罷了。那麼,為甚麼特朗普沒有像有些人希望的那樣趁熱打鐵,而是選擇了暫停貿易戰升級呢?
2018-11-27
此次台灣大選,韓國瑜幾乎是以一人之力,推動了國民黨的大勝。如何理解台灣的這個政治奇蹟?現在,包括中共在內的各方政治勢力都認識到,韓國瑜的崛起,能不能救國民黨不好說,但確實為台灣民主帶來了新的生機。
2018-11-20
在特朗普和習近平即將舉行會談的前夕,分析美中關係未來走向成為所有國際政治評論家無法迴避的挑戰。雖然他們都不得不在此時發表意見,但每個人都知道,美中關係未來的變數實在太多,很難分析。
2018-11-13
在周日(11月11日)紀念一戰結束百年的儀式上,巴黎的陰雨恰好襯托了在場的各國領導人沉重的心情。他們都很清楚,人類有可能再次遭遇大規模衝突的慘劇。而在二十年前,這種可能性幾乎是不可想像的,當時更不可想像的,就是中國竟然會成為21世紀世界和平最危險的挑戰者。
2018-11-06
習近平在上海進口博覽會上的講話,宣示了他對自己權力穩固的信心。這增強了我的這樣一個判斷,那就是不久前特朗普與習近平的通話,兩個政治強人明確了這樣一個政治交易。那就是習近平將對特朗普做出重大讓步,而特朗普將不支持任何倒習的政治力量。
2018-10-30
在習近平內外交困的時刻,安倍為甚麼要「幫」習近平一把,而不計較前些年習近平對日本的霸凌以及對安倍個人的無禮?簡單的解釋,當然就是作為政治家的安倍,不能感情用事,而只能以國家利益為重。問題是,安倍究竟如何來考量日本的國家利益?他為甚麼不與特朗普步調一致,等美中貿易戰有了眉目再做決定?
2018-10-23
打開周一的《FT中文網》(《金融時報》中文網),頭條消息是「庫德洛指責中國拒絕緩解美中貿易緊張」,第二條消息就是「中國股市創下將近三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對於關心中國經濟的人來說,這兩條消息其實都不是好消息。
2018-10-16
根據特朗普和習近平可能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會晤的消息以及崔天凱大使在周末對美國媒體的講話的態度,不難得出這樣的判斷,美中兩國在對抗迅速升級的同時,也希望避免出現失控的局面。